【摘要】糖尿病皮肤溃疡(DSU)作为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临床治疗存在愈合周期长、复发率高等挑战,主要归因于传统敷料难以构建利于创面修复的微环境。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PWT)通过创新的创面管理机制,在改善 DSU 治疗效果方面展现出显著临床优势。本综述系统梳理NPWT在DSU治疗中的应用进展,重点分析不同材料、敷料类型的物理特性、生物相容性及临床适应证,阐明其载药系统的药物缓释动力学特征及病理微环境调控规律,分析NPWT在创面血管新生、炎症调控及细胞外基质重塑中的分子机制,揭示其通过持续负压吸引有效清除创面渗出液及坏死组织、降低细菌生物负荷、促进肉芽组织形成的三重作用路径,以期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愈发受到关注。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老龄化概念,内在能力是健康老龄化的核心,可以通过增强内在能力来维持功能发挥,为评价和促进老年人健康老龄化提供了新的视角。目前内在能力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内在能力的评估工具缺乏统一的标准。本文对内在能力的理论研究、评估工具、干预研究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老年人健康老龄化提供参考。
【摘要】目的分析大理地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下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统计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1年11月至2023年2月大理地区居民的呼吸道病原菌送检标本5039例,采用恒温核酸扩增芯片法(LAMP)检测呼吸道病原菌,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总阳性检出率为45. 68% (2302/5039),其中排前5位的依次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类型主要是以单一病原菌感染为主,前3位分别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成人总阳性检出率( 43.03% )明显低于儿童的阳性检出率 (72.11% )。男性病原菌检出率高于女性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6.483, P=0.011 )。结论LAMP可快速准确检测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在大理地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最广的是流感嗜血杆菌,男性感染总阳性率大于女性,儿童阳性检出率高于成人,感染类型以单一病原菌感染为主。
【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终末期肝病(ESLD)的影响因素,为ESLD的预防和延缓其疾病进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2018年10月27日至2022年1月25日收治入院的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患ESLD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ESLD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病毒性肝炎病程、是否接受胰岛素治疗、是否服用降糖药和病毒性肝炎分型是ESLD的影响因素( P<0.05) 。调整性别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更大的年龄( OR=1.020,95% CI:1.011~1.030,P<0.05) 、更长的病毒性肝炎病程( OR=1.035,95%CI:1.024~1.045,P<0.05)及接受胰岛素治疗( OR=1.261,95% CI :1.040~1.528,P<0.05) 是ESLD的独立危险因素,服用降糖药( OR=0.478,95% CI:0.383~0.596,P<0.05 是ESLD的保护因素,丙肝(PR=0.715,95% CI:0.567~0.901,P<0.05)比乙肝患者发病风险更小。结论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年龄越大、病毒性肝炎病程越长、接受胰岛素治疗的乙肝患者,患ESLD的风险较大,使用降糖药可延缓肝病进程。
【摘要】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探究宫颈(阴道)分泌物异常与胎膜早破(PROM)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使用GWAS数据库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作为工具变量(IV),把逆向加权法(IVW)中的 P 值作为评估宫颈(阴道)分泌物异常与PROM之间双向因果关系的主要依据,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的稳健性。结果宫颈(阴道)分泌物异常与PROM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OR=1.124,95%CI=1.041~1.213,P=0.002) ;在反向MR分析中,PROM与宫颈(阴道)分泌物异常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OR=1.037,95%CI=1.004~1.071,P=0.028) ;敏感性分析结果具有稳健性,SNPs之间不存在水平多效性和异质性。结论宫颈(阴道)分泌物异常与PROM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动脉血气分析联合生后6h内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与低Apgar评分新生儿早期并发症和神经系统预后的关系,为其神经系统损伤的早期识别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符合研究对象的低Apgar评分患儿,根据生后 1h 内外周动脉血 pH 值分为 pH<7.25 组和 pH?7.25 组,比较两组中aEEG异常与正常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早期并发症、6月龄时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预后情况。结果(1)共纳入175例患儿, pH<7.25 组72例,其中aEEG异常55例,正常17例; pH?7.25 组103例,其中aEEG异常36例,正常67例。 pH<7.25 组aEEG异常发生率高于 pH?7.25 组 χ2=29.152,P<0.001) 。(2)aEEG异常程度与外周动脉血pH呈负相关 (r=-0.448,P<0.001) 。 (3)pH<7.25 组中,aEEG异常者肌酸激酶-MB亚型(CK-MB)、血肌酐(Cr)水平、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和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发生率高于aEEG正常者,6月龄时头围小于aEEG 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4)pH?7.25 组中,aEEG异常者APTT水平、HIE、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aEEG正常者,神经系统不良预后发生率高于aEEG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低Apgar评分患儿生后6h内aEEG异常程度与出生1h内动脉血血气分析 pH 值呈负相关, pH 值越低,aEEG异常程度越高;外周动脉血气分析联合生后 6h 内aEEG监测对预测低 Apgar 评分新生儿生后早期并发症及神经系统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桥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进展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三明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进展性AIS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桥接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溶栓后 14d 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0d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溶栓后 14d 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0 P<0.05) ,随访90d后观察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01 )、ADL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01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1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01 )。两组均出现1例颅内出血、1例系统性出血,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进展性AIS,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症状加重时, 2~12h 内使用替罗非班桥接治疗,可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残疾,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
【摘要】目的调查钦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的感染情况,为我国制定血液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钦州市2022年7月至2024年5月期间收集的74716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TLV-1/2型抗体,呈反应性样本送广西血液中心采用免疫印迹试验(WB)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进一步的确证。结果74716例无偿献血者样本经ELISA检测出HTLV-1/2抗体阳性10例,初筛阳性率为 0.134‰ ;10例初筛阳性献血者经确证,1例确认为HTLV-1阳性,确认阳性率为0.0134%o ,未检测出HTLV-2阳性献血者,确认阳性者为钦州籍汉族人。结论目前钦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暂无HTLV-2感染情况,存在以本地人为主的低水平HTLV-1感染,后续仍需持续监测,为确保血液安全,应采取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HTLV经血传播的风险。
【摘要】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与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47607例普通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经超声诊断后分为PLG组和非PLG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PLG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LG组年龄 >29~<50 岁、男性、原发性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慢性胆囊炎、脂肪肝占比和BMI高于非PLG组,年龄 ?29 岁及 ?50 岁、女性、冠心病、胆囊结石占比低于非PL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LG组DBP、SUA、TC、TG、LDL-C、non-HDL-C/HDL-C高于非PLG组( P<0.05) ,HDL-C低于非PLG组( P<0.05)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on-HDL-C/HDL-C比值(OR=1.151,95% CI:1.018~1.303) 与PLG呈显著正相关( P<0.05) 。结论non-HDL-C/HDL-C比值为PLG 的独立危险因素,non-HDL-C/HDL-C 比值每增加1个单位,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发生风险增加15.1% 。
中图分类号:R135.99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5.04.010 Correltion nlysis of ouptionl ust omine wit noise, ig temperture exposure n norml renl funtion in opper smelting workers LI Boya ,LA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病老年人疼痛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联,并评估疼痛对抑郁症状风险的影响。方法基于2020 年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7211名60岁及以上的慢性病老年人进行横断面分析。根据抑郁状况将研究人群分为抑郁组( n=3133 )和非抑郁组( n=4078 ),通过问卷评估疼痛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慢性病老年人疼痛水平与抑郁风险的关系,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分层分析。结果主要结局指标为抑郁患病率和疼痛水平与抑郁发生风险呈正相关。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疼痛是慢性病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随着疼痛级别升高抑郁发生风险是无痛人群的 1.35,1.77,1.89,2.09 倍,抑郁发生风险随疼痛级别加剧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对于慢性病老年人,疼痛水平显著增加抑郁风险。疼痛管理应被视为改善这一群体心理健康的重要策略。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疼痛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评估疼痛干预措施对抑郁症状的潜在影响。
中图分类号:R587.1; R975+ .3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 issn.1003-1383.2025. 04. 012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正在快速增加,到2030年预计将达到6.3亿人。其中,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占全球的1/4,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5.04.013 染色体乘客复合体(chromosomal passengercom-plex,CPC)作为有丝分裂关键调节因子,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CPC核心组成成分的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8(celldivisioncycleassociated8,CDCA8),
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5.04.014 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以前称
中图分类号:R73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5.04.015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lastic plasmacytoiddendriticcellneoplasm,BPDCN)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以20岁以下及60岁以上的人群较为常见,呈现双峰模式,起病较为迅速,多以皮肤病损为首要发病症状,可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星形胶质细胞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直立性低血压;视神经炎;免疫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 1003-1383.2025.04.016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sis,GFAP-A)主要影响脑膜、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