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分析方法筛选与阿尔兹海默病相关的线粒体枢纽基因,并分析其功能。方法 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GEO数据库中下载阿尔兹海默病基因芯片数据集,通过差异表达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筛选出阿尔兹海默病的枢纽基因,在MitoCarta3.0数据库中获取线粒体相关基因,与上述枢纽基因取交集,对交集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并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将结果导入Cytoscape软件,通过MCC算法筛选出Degree排名前6位的基因。结果经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出380个下调基因和279个上调基因,经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筛选出1073个基因,与线粒体基因取交集得到15个线粒体相关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其主要参与线粒体形态的改变、线粒体基因组的复制、新线粒体组分的合成和线粒体的物质转运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其主要富集于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症、丙酸代谢和胆固醇代谢等通路。利用Cytoscape 软件最终筛选出6个与阿尔兹海默病相关的线粒体枢纽基因:VDAC1、TOMM20、CISD1、OPA1、NDUFAB1、TSPO。结论通过阿尔兹海默病基因芯片数据集并结合多种生物信息分析方法鉴定出6个线粒体枢纽基因,为线粒体功能障碍在阿尔兹海默病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目的 探讨FKTN基因突变在扩张型心肌病的致病机制。方法 在Gene Expresson Omnibus数据库下载与FKTN相关的GSE138280基因表达谱,对该表达谱FKTN基因突变心肌组织及正常心肌组织的表达进行差异分析,并使用热图R包来呈现FKTN基因突变心肌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通过差异表达基因的富集分析来寻找富集通路,在富集通路上利用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寻找FKTN基因突变心肌组织的关键通路蛋白,寻找其致病机制及治疗靶点。结果FKTN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中,与健康对照组相比,FKTN突变组鉴定出563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630个上调,3006个下调。在上调基因中,GO分析发现主要集中在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胶原纤维增殖方面,KEGG通路分析发现主要富集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白介素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及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发现关键的节点基因有 F n 1 , C D 4 4 , K i f 1 8 a , C X C , S a a 3 ;在下调基因中,GO分析发现主要集中在钙的转运、心肌收缩、内质网、肌小节、微管、蛋白糖基化,KEGG通路分析发现主要富集在心肌收缩、扩张型心肌病、钙信号通路,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发现关键的节点基因有Asb15、Efcab2。结论FKTN突变DCM小鼠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心肌细胞内钙稳态、心肌细胞炎症、微管异常、细胞外基质增生有关。
摘要:目的对知网近十年中医药治疗感染后咳嗽(PIC)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中医药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研究方向和当前的热点,为中医药治疗PIC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检索 2014-2024年发表的与中医药治疗PIC相关的研究文献,应用CiteSpace6.1.R6软件对所选文献的发表时间、机构与作者、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中医药治疗感染后咳嗽发文量在2018年前比较平稳,2018年后发文量呈现下降趋势;文献作者以余小萍、沈若冰、朱佳等为代表;研究机构以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为主,湖南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为代表;关键词频次除主题词外,排名前3的为中医药疗法、临床疗效、止嗽散;关键词聚类图谱显示近十年研究重点为中医药治疗PIC的临床疗效研究。结论当前中医药治疗PIC领域已趋于成熟,通过图谱了解到中医药治疗PIC领域目前以疗效观察、名医经验为主要研究内容,动物试验、相关炎症机制研究或可成为未来研究热点。
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索改善脓毒症危重评分和预后的针刺选穴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TheCochrane of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数据库,搜集针刺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3月1日。利用 Microsoft Ofice Excel 2016、IBM SPSS Statistcs 27.0、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69个临床试验,涉及43个腧穴,总应用265次,其中应用频次最多的前3位腧穴分别为足三里、天枢、上巨虚。按照腧穴归经所属,涉及十四经脉及经外奇穴,其中应用频次前3的经脉分别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阴脾经和手阳明大肠经。按照特定穴归属,涉及十三类特定穴,排在前3的特定穴为合穴、下合穴、募穴。按照腧穴归属部位划分,主要以四肢和腹部穴位为主。对应用频次 >5 的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当距离为20时得到4个穴位处方,分别是天枢-上巨虚-中皖-下巨虚-足三里、气海-下皖-关元、合谷-曲池、内关-三阴交。关联规则分析按支持度百分比进行降序排序显示,前3位腧穴对分别是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天枢、上巨虚-足三里。结论 临床针刺治疗脓毒症时可将足阳明胃经和任脉上的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下巨虚、关元、中皖、下皖作为主穴处方,并适当配伍曲池-合谷通腑泄热和三阴交-内关补阴等穴位,再根据具体临床表现及证型分类配伍相关腧穴。
摘要:目的 构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此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2例肝硬化伴消化道再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内镜治疗后2年内是否发生消化道再出血分为未出血组199例和出血组153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基于独立预测因素构建列线图模
摘要:目的对国内外关于老年人死亡质量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深化老年人死亡质量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发表于Webof Science核心合集、PubMed、Ovid、Embase、Scopus、知网、万方、SinoMed、维普数据库的老年人死亡质量文献,运用CiteSpace 6.3.R1软件从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方面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英文文献216篇,中文文献159篇,国内外老年死亡质量研究发文量均逐年增加;英文文献中老年人死亡质量研究者共有181位,发文机构403个;中文文献中研究者共145位,发文机构157个;研究热点包括老年人死亡质量主观体验、死亡质量客观表现,其中ICU老年人死亡质量的研究可能成为新趋势。结论我国对老年人死亡质量的关注度日渐提升,未来应研究应结合人文与临床视角,深入探讨老年人死亡质量及其干预措施,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各项检查指标要素,为提高其造模的成功率、评价受试药物有效性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以“慢性盆腔炎"和“动物模型”为主题词,搜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PubMed和Webof Science(WoS)等数据库,收集实验动物种类、造模方法、造模时长、给药周期、检测指标等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处理,归纳常用造模方法、造模关键因素及模型特点等。结果 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33篇,其中使用最多的实验动物种类为 1 8 0~2 4 0 g 雌性SD大鼠;使用最多的造模方法为双侧子宫内注射 2 5 % 苯酚胶浆法;混合菌液感染法和化学灼烧法造模时间均以7d居多,混合菌液感染法给药周期以21d居多,化学灼烧法给药周期以14d居多,异物置入法造模时间为14d,给药周期为21d;高频检测指标为HE 染色观察子宫组织病理和血清水平等,聚类可分为8类。结论现有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多为单因素模型,模型检测指标与中医症候结合度较低,应建立较为全面的CPID中西医病症结合模型,利于后续药效或机制等研究的科学开展。
摘要:甘肃中药资源丰富,有悠久的中药材家种历史,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但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道地药材“不地道”产业规模小、种植优势没有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销售存在障碍等问题,在未来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过程中,仍需加快发展中药材制种业、进一步维护好道地药材品质、不断提升加工销售能力,以持续提升甘肃省中医药事业发展水平。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逐步实现信息化转型。在医疗领域,卫生健康专业高级职称评审也开始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但目前大多数系统仍以PC端为主,移动端用户体验有待改善。本研究以广东省卫生健康专业高级职称申报系统为例,通过调研现有移动应用技术,选择Hybrid技术、Capacitor框架和Quasar Framework作为主要技术手段,采用MVVM模式,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跨平台移动APP。该APP包含完整的申报流程,用户可以方便地填写申报信息、上传相关材料,并实时查看审核结果。通过移动端 APP的应用,提高了申报流程的效率和便捷性,为卫生健康领域的信息化进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未来,可进一步优化性能、加强安全性,并扩展更多便捷的功能模块,以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摘要:目的分析公立医院门诊患者互联网医疗的使用情况和感知体验,为提升患者就医意愿、优化患者就医体验提供策略建议。方法于2022年4月-2023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560例宁夏某三甲医院门诊患者对互联网医疗的知晓程度、使用现状以及感知体验等情况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参与本次调查的门诊患者呈现年轻化、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特点;门诊患者互联网政策知晓率为 5 4 . 6 4 % ,服务知晓率为 4 8 . 9 3 % ;诊前预约、诊中检查检验预约( 8 8 . 9 3 % )的使用率最高,用药指南和药品送递以及远程医疗、专家线上会诊的使用率 ( 6 . 7 9 % 最低;可及性感知体验处于中等水平,安全性感知体验相对较低,获得感体验有所差异,总体满意度处于中上水平。结论门诊患者互联网医疗服务功能选择和使用程度不均衡,互联网医疗在满足患者就医需求、保障信息安全、提升治疗效果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提升患者知晓率和就医体验,提供个性化线上诊疗服务,夯实患者信息安全保障。
摘要;病案首页为医保结算清单的重要数据源,而医保结算清单作为DRG医保支付的唯一凭据,因此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保结算清单数据的准确性及DRG分组的结果。本文以提高病案病案首页数据质量为目标,阐述了首页质控平台的功能特点,说明了改进医保结算清单数据质量方法,详细说明了规则库的设置及基础字典对照的具体内容。同时采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上传的医保结算清单数据,汇总第一次上传无法通过接口校验的个案。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使用首页质控平台及质控接口后医保结算清单上传成功率大大提升,节省了由于填写不规范而返修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规则设置简单,使用便捷,应用效果显著,最后提出了持续改善医保结算数据质量的难点和建议。
摘要:检查预约是当代患者诊疗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分析现有预约流程中不合理的地方,根据各预约方式的优缺点综合设计出对医技科室和患者都更加友好的预约模式,总结各类检查预约规则,构建知识库,在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和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实现医技组合预约系统,减少了患者预约检查等候时间,提高了医技科室工作效率,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儿EB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对EB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2月在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住院治疗的99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检测 EB病毒血清学抗体,分析患儿EB病毒感染情况及其疾病谱、临床症状和体征构成比。结果在9960份血液标本中,其中 7083例 ( 7 1 . 1 1 % 抗体谱提示EB病毒感染,包括现症感染971例 ( 9 . 7 5 % )、亚急性感染1305例( 1 3 . 1 0 % )、既往感染4807例 ( 4 8 . 2 6 % );男性4720份标本,检出阳性例数3323例,女性5240份标本,检出阳性例数3760例,男、女阳性率分别为 7 0 . 4 0 % . 7 1 . 7 6 % ;感染者年龄段中EB病毒阳性率最高的是3\~6岁,在3150份血液标本中,检出EB病毒阳性例数2763例,阳性率为 8 7 . 7 1 % ; 9 7 1 例现症感染患儿的疾病谱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357例,占比为 3 6 . 7 7 % ;其次为急性支气管炎患儿244例,占比为 2 5 . 1 3 % ;临床症状及体征构成比中,表现为发热的患儿最多(505例),占比为 5 2 . 0 1 % ;其次为咳嗽咳痰的患儿(215例),占比为 结论住院患儿EB病毒感染率较高,EB病毒阳性检出率有年龄差异,现症感染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为主,临床症状及体征以发热较为多见,医院应根据流学病学特征制定相应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 分析成人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的影响因素及免疫效果。方法 选取峡江县2023年1月-12月接种乙肝疫苗的成人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分为研究组( n = 8 5 和对照组( ( n = 9 5 )。对照组患者到期未接种,医护人员连续联系 >3 次仍未接种。研究组患者按照0-1-6月免疫程序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在规定日期内连续完成3次接种。采用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乙肝表面抗原( H B s A g )阳性率及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及婚姻状况对成人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影响不大( P>0 . 0 5 : ;而年龄、文化程度、乙肝家族史、乙肝防护行为、乙肝知识认知情况及职业等均与成人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间存在较大影响 ( P>0 . 0 5 )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文化程度、乙肝家族史、职业、乙肝知识认知情况均为成人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的独立影响因素( P < 0 . 0 5 。研究组HBsA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HBsAb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 0 5 ) 。结论成人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的相关影响因素较多,有必要加强健康宣教,提高疫苗全程接种率及免疫效果,降低乙肝病毒感染风险。
摘要:目的探讨口面肌-膈肌功能训练对老年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的OSA严重程度、临床症状、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2月首次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完善多导睡眠监测明确诊断为轻中度OSA的60~80岁老年患者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口面肌-膈肌功能训练(ODMT)组,每组2例,对照组予以深呼吸训练,ODMT组予以ODMT。比较两组患
摘要:目的研究Oakland评分和Sengupta评分在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门、急诊就诊的464例主诉便血患者,将医嘱住院治疗的254例列为住院组,医嘱居家观察的210例列为居家组。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计算患者的Oakland评分和 Sengupta评分,评价2个评分的应用效果。结果住院组患者的Oakland评分、Sengupta评分高于居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akland评分预测是否为严重出血、再出血、30天死亡的AUC面积( 9 5 % 置信区间)分别为0 . 9 5 2 、 0 . 8 1 1 、 0 . 8 5 3 ( P < 0 . 0 5 ) 预测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9.5分、15.5分、19.5分。Sengupta评分预测是否为严重出血、再出血 天死亡的AUC面积( 9 5 % 置信区间)分别为 0 . 8 6 3 , 0 . 7 9 3 , 0 . 8 7 1 ( P < 0 . 0 5 ) ,预测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5分、7.5分、6.5分。结论Oakland和Sengupta评分在预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严重出血、再出血 3 0 天死亡有一定的价值,Oakland评分预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严重出血的价值优于Sengupta评分,两个评分在预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再出血、30天死亡的价值相当。
摘要:目的探究沙库巴曲沙坦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上饶市广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射血分数保留心功能衰竭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沙库巴曲沙坦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
摘要:目的 比较间歇性蓝光照射以及持续性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一2023年12月宜春新建医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采取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临床指标(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住院时间、排便频次、睡眠时间)、黄疸相关指标(黄疸指数、总胆红素、结合和非结合胆红素)、不良反应(发热、腹泻、脱水、皮疹)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 0 . 0 5 ) 。研究组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住院时间、排便频次、睡眠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 < 0 . 0 5 ) 。研究组治疗后黄疸指数、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属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P < 0 . 0 5 ) 。结论与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比较,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更确切,能够加快患儿康复速度,改善患儿黄疸指数,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胃溃疡患者中医证型与胃镜下分期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治疗胃溃疡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5月一2023年8月仙游县总医院、莆田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的已被确诊为胃溃疡的患者215例,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中医证型及胃镜分期,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段(18岁以下、18~40岁、41~65岁、65岁以上),以及不同胃镜分期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不同性别、胃镜分期中医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男性以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胃阴亏虚3种类型为主,女性以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胃络淤阻为主。活动期以脾胃湿热和肝胃不和居多,愈合期及瘢痕期均以胃阴亏虚居多。不同年龄中医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岁、41~65岁、65岁以上均以脾胃湿热为主。结论中医证型与胃镜分期具有一定关系,能够反映特定的胃溃疡患者在胃镜下的不同分期。
摘要:目的研究沙库巴曲沙坦联合八段锦对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上犹县中医院 2023年1月一10月收治的60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沙坦钠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传统功法八段锦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EF)]、脑利钠肽前体 )、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变化 步行试验(6MWT)水平、临床疗效、不良事件(恶心呕吐、腹痛、肝肾心血管功能异常)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EF值高于对照组,LVESd、LVEE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 < 0 . 0 5 )。研究组Pro-Bnp、CRP水平低于对照组0 ( P<0 . 0 5 ) 。研究组QTcd水平低于对照组( P < 0 . 0 5: 。研究组6MWT长于对照组(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 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 - 0 . 0 5 ) 。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八段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提高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能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QTcd水平,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褪黑素结合针灸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POI患者168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84例。两组基础治疗均为激素替代疗法,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针灸治疗,而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褪黑素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性激素[雌二醇 、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抗缪勒管激素(AMH))、窦卵泡计数(AFC)、妊娠相关蛋白及卵巢血流动力学[卵巢动脉舒张末期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两组治疗后 AMH、AFC数目、妊娠相关蛋白水平、EDV、PSV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 P<0 . 0 5 ) ;两组治疗后 L H , F S H , P I , R I 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 ( P<0 . 0 5 ) 。结论褪黑素结合针灸治疗POI的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血清性激素、窦卵泡计数、妊娠相关蛋白及卵巢血流动力学,进一步提升卵巢功能。
摘要: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胃肠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我院诊治的61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 n = 3 0 ) 和观察组( ( n = 3 1 ) ),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手术指标、胃肠功能指标[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应激反应指标[内皮素(ET)、皮质醇(Co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两组术后 M T L, G A S 均低于术前,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MTL、GAS更高(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ET、Cor更低,SOD更高( P<0 . 0 5 ;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的 1 6 . 6 7 %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为6 . 4 5 % ( P <0 . 0 5 ) ;随访5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胆囊切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应激反应,且对胃肠功能影响小,另可实现与开腹切除术基本相同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时,采用体位复位结合手术中注射骨水泥过程中体外手法复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6月-2023年5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老年( ≥ 6 0 岁)OVCF行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时采用术中体外手法复位的病例资料,共31例,随访1个月,测量术前、术后椎体压缩程度 ∴ C o b b 角,记录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该方法的疗效。结果术前、术后椎体压缩程度及伤椎Cobb角、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 ( P<0 . 0 5 ) ;所有病例无神经损伤及伤口感染、血肿发生。有骨水泥渗漏5例,其中椎间盘渗漏3例,前方渗漏1例,侧方渗漏1例,无椎管内渗漏病例。术中骨水泥注射过程中一过性低血压1例,应用地塞米松2分钟后恢复。结论 体位复位后,在手术中骨水泥推注时另外施加手法复位力,存在持续的复位力,可以获得更加满意的复位效果,降低后凸的残留程度,临床疗效佳。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疗程的四联疗法(泮托拉唑 . + 克拉霉素 + 阿莫西林 . + 果胶铋)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11月信丰县中医院收治的68例胃溃疡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34例)与延长组(34例)。两组均采用四联疗法(泮托拉唑 . + 克拉霉素 + 阿莫西林 + 果胶铋),常规组治疗时长2周,延长组在其基础上延长泮托拉唑与果胶铋的用药时长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变化(胃灼烧痛、腹胀、恶心)、胃溃疡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复发情况(治疗后3个月)。结果延长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 ( P<0 . 0 5 ) 。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胃灼烧痛、腹胀、恶心)低于治疗前,且延长组症状积分(胃灼烧痛、腹胀、恶心)低于常规组( ( P<0 . 0 5 ) 。延长组胃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 0 5 ) 。结论四联疗法(泮托拉唑 + 克拉霉素 + 阿莫西林 . + 果胶铋)治疗胃溃疡效果确切,在常规疗程基础上延长泮托拉唑与果胶铋治疗时长,可提高其临床疗效,促进症状改善,加速病情转归,降低胃溃疡的复发风险,且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分析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新建区人民医院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6例PIH患者,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用药效果、血压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症状体征(尿蛋白含量、水肿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治疗后SBP、DBP指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BP、DBP指标低于对照组 ( P<0 . 0 5 ) 。两组治疗后尿蛋白含量、水肿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尿蛋白含量、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 0 5 )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 . 0 5 )。结论硝苯地平治疗PIH效果确切,可缓解患者血压水平及临床症状,降低其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安全性较高。
摘要:目的 评价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学炎症因子、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0 年1月-2023年12月上饶市广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采用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学炎症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神经功能(NIHSS评分、CSS评分)、生活质量(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 7 3 . 3 3 % 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为 9 6 . 6 7 % ( P<0 . 0 5 ) 。两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CRP、IL-6)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更低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CSS评分低于治疗前,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情感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CSS评分更低,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情感功能评分更高 ( P<0 . 0 5 ) 。结论尤瑞克林可提升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炎性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ACI患者,行随机红黄球法分为对照组(红球)与观察组(黄球),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9 7 . 1 4 %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8 2 . 8 6 %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两组治疗后NIHSS 评分及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更低 。随访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S-QOL评分更高,复发率更低 。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联合丁苯酞治疗ACI效果肯定,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降低复发风险。
摘要:目的对比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与倒三角形空心螺钉固定治疗GardenII/IN型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1日-10月31日我院诊治的66例GardenII/N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 n = 3 3 )。对照组采用倒三角形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临床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疼痛情况、并发
摘要:目的探究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9月铅山县中医院诊治的65例消化性溃疡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 = 3 3 )和研究组 。对照组应用常规内科止血治疗,研究组采取胃镜下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指标(止血成功时间、住院时间)空腹胃液 值、不良反应(呕血、恶心、呕吐、腹胀、四肢无力)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 P<0 . 0 5 ) )研究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治疗后 2 4 、 4 8 、 7 2 h ,两组空腹胃液pH值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空腹胃液pH值均高于对照组 ( P<0 . 0 5 )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 P<0 . 0 5 ) 。结论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止血效果,缩短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空腹胃液 值,且不良反应少。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以江西赣北医院2020年1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急性牙髓炎并发牙髓根尖周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 n = 3 6 )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行口腔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牙周袋深度(PD)、牙周指数[龈沟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和牙龈指数(GI)]、炎症指标[白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 αα( T N F -αα) 水平、疼痛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 P<0 . 0 5 ) 。研究组治疗后牙周袋深度低于对照组 。研究组牙周指数(BI、PLI、GI)及炎症指标水平 I L-8 , T N F -α )均低于对照组( . P<0 . 0 5 ) 。研究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 ? < 0 . 0 5 )。结论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降低患者牙周袋深度和牙周指数,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和疼痛度,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结合经胸超声心动图和外周血管超声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内的45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两组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三尖瓣反流速度 和肺动脉收缩压(SPAP)。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摘要:目的研究皮肤镜联合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1年1月-2023年12月上饶市皮肤病性病防治所收治的186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基底细胞癌(BCC)96例、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9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3例)与观察组(93例),对照组行慢莫氏显微描记手术(sMMS)治疗,观察组则应用皮肤镜联合高频超声 + sMMS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切除次数、手术时间,分析观察组BCC患者 ∴ c S C C 患者的皮肤镜与高频超声表现。结果观察组手术切除次数、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 - 0 . 0 5 ) 。皮肤镜检查显示,观察组低危型BCC患者与高危型BCC患者的分枝状血管占比有统计学差异 ;观察组高频超声检查显示,低危型BCC患者与高危型BCC患者的后方声影变化有统计学差异 ( P<0 . 0 5 ) 。低分化型cSCC患者与中、高分化型cSCC患者的皮肤镜色素结构检查中白色无结构区域占比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低分化型cSCC患者与中、高分化型cSCC患者高频超声表现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皮肤镜联合高频超声可减少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的手术切除次数,缩短其手术时间,反映病灶的病理分型,具有良好的术前评估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联合血清孕酮(PROG)及促甲状腺素(TSH)检测对胎儿产前诊断和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兴国县中医院 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孕早期胎儿染色体异常孕妇6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胎儿发育正常孕妇6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以及研究组组内不同妊娠结局孕妇血清PROG、TSH水平及NT值,分析NT值、PROG、TSH三者单独及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PROG水平低于对照组,且TSH水平及NT值高于对照组( P < 0 . 0 5: );研究组62例孕妇中,妊娠结局良好41例,不良妊娠结局21例。妊娠结局不良孕妇PROG水平低于妊娠结局良好孕妇,且TSH水平及NT值高于妊娠结局良好孕妇 ( P<0 . 0 5 ) 。NT值、PROG、TSH三者联合预测妊娠结局的灵敏度高于NT值、PROG、TSH三者单独检测 ( P<0 . 0 5 ) 。结论超声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联合血清孕酮及促甲状腺素检测在胎儿产前诊断和妊娠结局预测中的价值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中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新斯的明对分娩镇痛产妇持续性产后尿潴留(PUR)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信丰县妇幼保健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发生持续性PUR的70例分娩镇痛产妇,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新斯的明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排尿情况(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后残余尿量)尿潴留严重程度、性功能情况[女性性功能调查问卷。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 P<0 . 0 5 )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首次排尿时间更短,首次排尿后残余尿量更少( P<0 . 0 5 ) 。治疗后,两组尿潴留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 0 5 ) ,其中观察组轻度与无尿潴留患者占比多于对照组( P < 0 . 0 5 ) ;观察组治疗后FSFI评分(性欲、性唤起、阴道湿润、性高潮、性满意度、性交痛)高于对照组 。结论 中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新斯的明在分娩镇痛产妇持续性PUR治疗中具有确切疗效,可缩短患者的自行排尿时间,减少其残余尿量,改善患者尿潴留严重程度,提高其性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究核磁共振成像(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21年1月-2023年10月湖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疑似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肢均给予MRI与关节镜检查,分析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效能、不同半月板损伤部位的检出情况,分析MRI与关节镜对半月板损伤分级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准确性为 9 2 . 0 0 % ,敏感度为 9 3 . 1 8 % ,特异性为 MRI与关节镜对各部位半月板损伤的检出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经Kappa检验,MRI与关节镜对半月板损伤分级的诊断结果具有中等一致性( K = 0 . 5 8 2 )。结论MRI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可发挥较高诊断效能,其检出效果好,对半月板损伤程度具有积极评估价值。
摘要:目的 探究中频脉冲电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江西赣北医院收治的65例LDH患者,经抽签法分为常规组(32例)与电疗组(3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电疗组在其基础上开展中频脉冲电疗法,比较两组康复疗效、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疼痛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腰椎活动度(前屈、后伸)。结果 电疗组康复优良率为 8 7 . 8 8 % ,常规组康复优良率为 6 5 . 6 3 %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与常规组比较,电疗组治疗后JOA评分(临床体征、主观症状、日常生活受限度)更高,VAS、ODI评分更低,腰椎活动度(前屈、后伸)更大 ( P<0 . 0 5 ) 。结论中频脉冲电疗法可提高LDH患者康复效果,改善其腰椎功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恢复其腰椎活动度。
摘要:目的研究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康复依从性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6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康复依从性、肢体功能评分(Fugl-Meyer)、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以及生活质量水平 。结果观察组康复依从率为 9 6 . 6 7 % ,高于对照组的 8 3 . 3 3 % ( P<0 . 0 5 ) ;两组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 P<0 . 0 5 ) ;两组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 P<0 . 0 5 ) ;两组SS-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 P<0 . 0 5 ) 。结论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较理想的临床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舒适化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戈阳县人民医院行剖宫产分娩的6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舒适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心理健康[焦虑自评量表(SA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产后疲乏量表(PF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表简表(WHOQOL-BREF)]。结果 两组SAS、EPDS 分数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AS、EPDS分数低于对照组( ( P<0 . 0 5 ) )。两组GCQ分数(精神、生理、心理、环境和社会文化)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GCQ分数(精神、生理、 ∴ 理、环境和社会文化)高于对照组0。两组PFS、PSQI分数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PFS、PSQI分数低于对照组 。两组WHOQOL-BREF分数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WHOQOL-BREF分数高于对照组( ( P < 0 . 0 5 ) 。结论舒适化护理可改善剖宫产产妇术后心理健康,缓解其产后疲劳,有利于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提升。
摘要:目的研究追踪护理模式在改善肿瘤患者就医决策延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64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追踪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社会支持评分、疾病健康知识水平、护理满意度、应对方式及就医决策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社会支持各维度(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总体支持)评分均更高( ? - 0 . 0 5 )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疾病健康知识水平均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疾病健康知识水平得分更高( ( P < 0 . 0 5 )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 3 . 7 5 % ,与对照组的 8 1 . 2 5 % 相比更高 ( P<0 . 0 5 )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回避、屈服维度评分更低,应对维度评分更高 ( P<0 . 0 5 ) ;随访5个月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就医决策时间更短( P<0 . 0 5 ) 。结论追踪护理模式在改善肿瘤患者就医决策延迟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可缩短患者就医决策时间,提高其社会支持和疾病健康知识水平,改善患者疾病应对方式,从而最大化预防就医决策延迟的发生。
摘要:目的研究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应用于下肢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其对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3月在高安市瑞州医院诊治的5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以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更早( P < 0 . 0 5 )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疾病健康知识评分均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疾病健康知识评分更高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 6 . 0 0 % ,与对照组的8 0 . 0 0 % 相比更高( ( P < 0 . 0 5 )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8 . 0 0 % ,与对照组的 2 0 . 0 0 % 相比更低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Barthel指数均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Barthel指数更高 ( P<0 . 0 5 ) 。结论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湖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出血时间、护理满意度、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 . 0 5 ) ;观察组出血量与出血时间少于对照组( P<0 . 0 5 ) ;观察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以及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 ( P<0 . 0 5 ) 。结论精细化护理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时减少出血量以及出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