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契合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新型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民主理论建构和民主政治实践的集中体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亟须我们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视域,深刻认识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出场语境、理论意涵、独特优势及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原创性贡献、为构建中国特色民主话语体系提供思想指南、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民主政治实践健康发展的时代价值。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中国
[内容提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着眼于创新物质条件、培育制度优势,也要高度重视建构精神形式。应在“何以必要”层面廓清新质生产力精神建构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时代逻辑,增强精神建构的时代主动与实践自觉;在“何以可为”层面厘清新质生产力精神建构的总体目标、核心内容、主要资源,孕育新的精神状态、形成新的精神形态、产生新的精神力量;在“何以实现”层面推动精神传承、精神生产、精神交往、
[内容提要]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历史进程不断发展,但现今也遭遇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空前挑战,这就需要我们面对世界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对经济全球化进行自觉反思与批判,以期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为建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型国家关系,中国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上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实践方案,推进全球治理改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
[内容提要]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大历史视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一个科学的历史判断,蕴含着价值观变革的历史维度。新一轮科技革命牵引着价值观变革,人工智能的发展催生其与人类的价值对齐问题,人机关系的演变催生对人类特有存在方式的价值拷问,知识生产方式嬗变推动价值评价体系的演变。全球治理体系正处于深刻重塑阶段,新自由主义霸权地位的衰颓凸显其价值困境,部分国家将价值观“工具化”采用双重价值标准加剧
[内容提要]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从爱国情感的孕育与爆发,到爱国行为的理性升华与价值引导,再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新文化底蕴的彰显,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包含情感、道德与文化三个层级的实践逻辑与丰富内涵。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也是历史的,救民族于危亡的特定历史使命在一百多年前赋予五四爱国主义精神鲜明的历史特质,即爱国的救亡图存、报国的勇当先锋与救国的真理探索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赋予新时
[内容提要]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逻辑以人民至上为核心理念,表现为多维度的内容,以人民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性、积极性、能动性;以人民的利益和需要为导向,通过持续改善物质精神生活条件,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以人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形成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推进、相得益彰的局面。资本逻辑是指资本增殖的逻辑,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规律的体现,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原则,内含自我否
[内容提要]现代性是在现代化征途中对现代社会基本特质的理论概括,中国和西方由于社会条件、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了对现代性的不同理解。西方的现代性以谋求资本增殖为根本目的,以发挥工具理性宰制为手段,以实现少数人利益为价值遵循,以资本主义制度为唯一实现方式。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本逻辑驾驭资本逻辑,推动社会整体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尊重各国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基于
[内容提要]数字技术赋能教育理念、教育主客体、教育过程、教育环境,有利于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系统性、时效性、精准性、亲和力。在数字技术赋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就数字赋能的实际情况而言,还存在数字技术赋能顶层设计尚不完善、数字技术平台资源共享不顺畅、数字技术规制不完善、教育者面临本领恐慌等问题,应进一步做好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顶层设计,加强平台支撑,强化制度
[内容提要]建构党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机制,有助于更好发挥党史立德树人作用。依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党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机制包括以增强学生党史文化认同,回答“为何融入”的“融入目的”的有效实现机制;以促进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的有机协同,解答“谁融入”的“融入主体”的多方协同机制;以区分资源、比对衔接、确定形式,解决“融入什么”的“融入内容”的精准联结机制;以系统性、辩证性、全面性的方法,化
[内容提要]新时代深化社会主义教育要立足时代发展之需,聚焦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使命,遵循教育理念的系统观念、教育对象的全覆盖与关键重点相结合、教育过程的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教育方式方法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育内容的一般性与个别性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科学方法,通过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立常态化专项教育体系、打造经典文
1.本刊宗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CN10—1350/D,ISSN 2096—1189)是由主管、主办的,中文,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为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前沿、热点问题、权威观点、名家言论,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学理支撑和工作指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内外传播提供载体和平台。 2.征稿范围 本刊面向现实、面向当代、面向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