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相信中國就是相信明天 按资中國訛是投资赤来 ——主席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的讲话摘录
西泠印社藏清代画家顾莼为友人张履所绘的梅花图,在2021年12月浙江美术馆举办的“涵抱万有—何绍基特展”中首次展出,便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此画为纸本水墨,长170厘米,高65厘米,画中梅枝疏影横斜,尽显清雅脱俗之态。此画后为何绍基所收藏。整个画面题诗累累,共涉及30家、33段题诗,内容非常丰富。我们从中可以考察何绍基早年交游的情形,具有极高的文物与研究价值,十分珍贵。 画的创作与递藏 绘
引言 关于楹联最早的起源,根据黄惇的研究,因立场不同,共有三种。第一种是从文本的角度来追溯,楹联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第二种是从民俗的角度认为楹联从桃符演变而来,多以五代孟昶“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为最早的春联。第三种是从以文人创作的用来悬挂于厅堂的楹联书法作品的角度来追溯,可追溯到明代中叶以后,传世较为可信的有祝世禄(1539一1610)、赵宦光(1559—1625)、张瑞图 (1570
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民族塑料工业先驱”顾兆桢心情亦是大好,又逢自己与妻子的六十大寿,苦心经营二十余年的“胜德赛珍厂”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因日寇侵入租界,被强行掠夺已有三年之久,也总算是盼来“物归原主”的希望。 业亦自此萌芽。 顾兆桢(1886—1966),字瑞赞,苏州人,自幼丧父,当初来上海打拼时,是在一个洋货店当学徒。满师后,又以家庭手工编织制作为生,生活并不富裕。不过
周寿昌(1814—1884)作为一名文人士大夫,他的斋名和印章,是其毕生文学艺术理想的寄托,是他在官场现实世界之外开辟的另一方丹青天地。 一、斋号 古往今来,大凡文人墨客都要给自己的书房、画室起个雅名,谓之斋号。斋名,既反映主人的个性与品性,又关联主人的寄情与爱好。寥寥数字,意义深邃,是主人明志修身的对外表白,是他人观言察行的检验标准,是斋主外在形象和内在修养的统一体现。周寿昌有听橘园、巢松卧
沈鸿根,别号江鸟,1943年生于上海,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顾问兼学术委主任、济南大学兼职教授、洛阳外语学院客座教授,荣获“中国硬笔书法艺术终身成就奖”。有《行书概论》《书法章法》《现代书法名家作品鉴赏》等近七十种专著与字帖公开出版。书法作品被刻石于五台山,展示于联合国,收藏于外交部,立碑于韩国碑林。名列《中国古今书法家》《中国美术年鉴》等。 吾国传统诸艺事之中,书法与诗词
著名画家漆跃辉的“桃源花开”中国画展在湖南师大美术学院设计楼隆重开幕。展览现场嘉宾云集,观众如潮,浓厚的湖湘文化氛围浸染整个院区,宛如一道绚丽灿烂的冬日暖阳,温润而动人。 漆跃辉以湖湘文化为主要题材的重彩工笔画,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其作品构图丰富饱满,文化意象多元纷呈,笔墨色彩绚丽浪漫,艺术语言特色鲜明,与一般性水墨画截然不同,创造出独特的“漆式”艺术风貌,辨识度极高,呈现出多彩璀
李玲,1985年出生于湖南,2008年平面设计专业大学毕业,现为职业画家,湖南油画学会成员、市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作品入选湖南省女油画家作品展、国际青年艺术节油画展、“静待花开”女艺术家邀请展、湖南省第七届油画展、中国·湘潭首届油画年展、“中国梦潇湘情”湖南省油画作品展、亚洲艺术双年展、“现实与憧憬”当代青年油画展、湘潭首届青年艺术家提名展、湖南油画十周年大展、潇湘风采·湖南美术创作工程暨选
唐源茂,三级美术师,现为。曾获怀化市第四届政府文学艺术奖(青年人才奖)、怀化市第五届政府文学艺术奖(贡献奖)。书法作品获首届全国“农垦杯”书法作品展一等奖、“普陀杯”青年书法大赛一等奖、湖南省教职工美术书法作品大赛最高奖、“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全国书法邀请展三等奖;入选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今日丝绸之路国际书法邀请展,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军书法作品展,第三届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第
鼓丁纹门字形砚是2024年5月一位资深砚友惠让给我的。那时,我刚从海南北归,砚友邀我去他府上喝茶,我们喝茶必然少不了聊砚。他拿出五六方新近收购的砚台让我欣赏,当他拿出有铭文的蕉叶砚和鼓丁纹门字形砚时,我眼前顿时一亮,说:这两方砚不错,门字砚虽残,但铭文好,该留的都留住了,根据现有铭文可以推出铭文的大体内容,也能查出是谁的铭文砚。更为可贵的是,砚虽小,是宫作,所刻纹饰细腻度、刀法的干净利落度、弧线的
2023年4月20日,云南大学迎来百年校庆。在母校会泽楼的“云大校史博物馆”内,我惊喜地看到了一方刻铜墨盒一这是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前身)首批学生梁之相毕业后,从北京寄赠给首任校长董泽的物件。 刻在铜墨盒右上方方框内的篆字与右下方的楷书,字句相同,排列相似,各由二十八个字组成一首七言绝句: 当年昆海列仙班, 饱听霓裳云汉间。 一自书剑北去后, 春风遥隔万重山。 略加释读此诗: 当年预科班
在当今的学术研究领域,湘菜文化的研究日益深入,其中马王堆饮食文化研究更是成为一个热点。自20世纪80年代周世荣先生开展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研究以来,相关的学术成果不断积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重新梳理这些成果显得尤为必要且极具价值。本文旨在构建一个全新的、全面的“考古器物一技术体系一认知模式”三位一体的分析架构,并整合计量史学与实验考古学的前沿成果,深入剖析湘菜文明背后深层次的演进逻辑,尤其是深入探究
正常的人都希望自己活得受人信赖,并通过别人的信赖活出自尊、活出自信、活出滋味、活出潇洒、活出体面。然而,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信赖,却不是想有就有的,而取决于你的表现是否在别人脑海中留下靠谱的印象。 靠谱,原本是我国北方方言,是“离谱”衍生出的反义词,说的是乐器演奏者演奏乐器依谱而行,而不是随心所欲、胡乱弹奏。这些年来随着互联网发展,它已被坊间广泛运用,只是其含义有了新的变化,既指思想、言论、意见、
我与叶嘉莹先生从未谋面,却有幸蒙她垂青,同登中信集团出版的《纳兰词全集》。 2023年春节大年初二(1月25日),我在闲逛,犬子咕咚突然叫我:“老爸,快来看!”原来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词传》(白落梅著),封面上的标题用了我的手写字体。 怀着好奇心,我继续寻找,突然一本湖蓝色封面的《纳兰词全集》映入我的眼帘,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叶嘉莹读诵,刘子菲译注。书分上下两卷,约
2024年7月,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有着“当代短篇小说大师”之称的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辞世两个月后,她的小女儿安德莉亚·罗宾·斯金纳通过《多伦多星报》发布文章,直指其继父杰拉尔德·弗雷姆林在她年幼时性侵了她,而她的母亲在得知真相后仍然选择与其继父共同生活。至此,一个家庭内部沉默多年的秘密被揭露,也将这个以“加拿大哥特式”为主创风格的作家再度推送至人们的视线里。自2016年封笔后,这似乎是门罗留
何田昌,笔名田日曰,永州籍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作品时有见诸各种纯文学刊物,出版散文集三部。其创作常源于深厚的乡土情结,蕴含执着的历史探寻,呈现素朴的人文情怀,语言简明,境界清新,值得关注鉴赏。 坚定深厚的乡土情结 湘江源头的潇水,是条古老而清幽的河流,发源于九嶷山深处,蜿蜒流淌于古苍梧之野,流经永州南部,在古城零陵与湘江汇合。出生、成长与生活的地方都在潇水岸边,这条河给了他生命,也给了他家园,还
不得不承认,书(写)象纯艺术化确实是个非常“烧脑”的问题,当下尤其为人所关注。 为什么汉字符号化演进近百年来一直未能继续前行?为什么汉字书(写)象纯艺术化方向时至今日都难成共识?为什么汉字草 (5) 象一千多年来始终无法走出“旭素栅栏”?为什么现代书写尤其是大草探索很难进入无法而有法、无缚而无脱、自由而自律的境界? 还是在如上语境与书学美学议题下,下面几个问题同样重要 为什么说郑重其事、一本
幽梦影·邀云国画 岁聿云暮 国画 曹畅
,文学博士,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奥林匹克杯系列活动全国专家委员会委员兼书法评委、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高等教育书法教材·三笔字》主编、《全国高等教育书法教材·古文字学》副主编,上饶师范学院专职书法教师。研究方向为汉字与书法艺术。作品入展或获奖当代书坛名家工程500人书法精品展、二届全国兰亭书法艺术展等20余次。个人荣获“浙江青年书法20家”称号。 文化生态日趋多元
杨任伟,现为故宫博物院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岳麓印社社员、京华印社社员,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晋唐宋元书画的价值阐释与保护传承研究》项目组成员。作品曾入展全国第十二、十三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八届篆刻展等全国性展览数十次并多次获奖。作品分别在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安徽省博物院等文博单位有展出,并被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美术馆、伪满皇宫博物院、
付君东波善交际,又富学识,朋友圈内几乎无人不晓。他与我交好已不是秘密,正是因为此文,旁人极“妒忌”,接连有人重金请作文章,皆被婉拒。若问其为作文者几人?至今唯吾一人也!曾聊起为何应允,他直言若为我作,心中早已成篇,“能写”。东波虽随和,但不应付待人,处世坦荡,难得违心,就如请作文章,胸中无意时从不勉强。 己亥又一年,庚子。口罩年各自居家毕业,无欢聚。 己亥又二年,辛丑。好事接连发生,东波成
“岭南画派与中国革命”,这个题目以前没有人做过,或许有人做过,我们不太了解,可算孤陋寡闻。 前后用了三年多时间,我们对岭南画派与中国革命的关系进行了粗疏的梳理,对一些我们认为重要的问题,给予了新的意见、新的表达。但这种梳理与表达,除了“粗”以外,一定还遗留下许多问题。 所以我们的研究,只能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更为深入的研究,还依赖今后的研究者们。 如何定义岭南画派 要认识岭南画派,有三个概
四乳四虺镜是汉代经典镜式之一,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流行于汉昭宣时期并沿用至东汉早期。在其出现到消失的百余年里,四乳四虺镜一直广泛沿用且遗存数量众多,这充分证明它在当时的流行程度以及汉人对其装饰美学的认可。本文旨在从美学的角度,探究四乳四虺纹镜的形制、纹饰,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从而分析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与美学风格,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方向。 一、四乳四虺镜产生的背景 四乳四虺镜的出现迎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与西学的引进对传统文化造成强烈冲击,书法的生存环境也随之改变。在此背景下,碑帖融合观逐渐成为书法发展的主线,涌现出一批从碑帖融合的角度去探索书法审美新形式的书家,林散之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本文以林散之的书法作品和书学思想为研究对象,深入探寻其书法创作中彰显的“创新意识”。 一、学书历程 林散之的创新意识离不开“古法”的积累,其学书历程即始于学古,
自2005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启动,这二十年间,主题性美术创作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从国家到各省市,一系列美术创作工程项目相继启动,推动了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呈现出崭新的时代风貌与艺术叙事语言。同时,新题材的涌现也激发了美术家们对主题内容的图像转译与叙事创新,从而推动了主题性美术创作的艺术创新。 2020年浙江省百年追梦美术精品创作工程(四期)项目正式启动,省文联与美协在杭州召开全省美术
城乡美育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长期以来面临三重困境:一是资源分散与供需错位,城市优质资源难以精准匹配乡村需求;二是帮扶主体单一,政府主导的“独角戏”难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三是项目化运作导致帮扶行动缺乏可持续性。传统帮扶模式多以“输血式”资源供给为主,存在碎片化、短期性、低效性等问题,难以满足乡村美育发展的深层次需求。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高瞻远瞩地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在网络媒介的影响下,文学传播的价值和路径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印刷出版为主转向多种传播路径并存且相互交融的形式,拓宽了文学传播路径,推动了文学繁荣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