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共病之一,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疾病管理能力,降低治疗依从性,恶化临床病程,增加病死率,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就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诊治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该病加深认识,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新的思路。
【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精神性疾病,而青少年是该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其会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其具体病机和治疗还缺乏统一标准和共识。青少年抑郁症的常规治疗手段包括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现阶段临床有关青少年抑郁症接受心理治疗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抗抑郁药物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有关心理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尚未达成共识。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现阶段可用的干预对策有效治疗青少年抑郁症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摘要】髋部骨折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低暴力损伤骨折类型。因患者群体特殊性多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通常情况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效果良好,但存在基础疾病加重、继发多种疾病的风险,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外科手术更适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且早期康复与预后安全性均有良好保障。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可能因机体退化,术后面临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导致术后1年死亡率升高。通过资料调查等方式统计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高危因素,是预警临床诊疗工作、改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关键。
【摘要】目的分析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辅助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以及其对血浆B型利尿钠肽(BNP)的调节效果。方法选择 2023年2月-2024年6月确诊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对症支持治疗联合曲美他嗪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血压、心率、血浆 BN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血压、心率、血浆 BNP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得到提高,但是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BNP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血浆BNP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在基础治疗同时重视曲美他嗪、美托洛尔的联合应用,能改善心功能,降低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整体疗效提升有积极作用,能提高临床治疗质量,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49.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5)10-735-04 【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结合执行功能训练在抽动障碍(T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12月收治的75例TD患儿,采用组间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三组,每组25例。常规组患儿采用常规心理行为干预联合药物治疗;rTMS组患儿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增加rTMS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患者原发灶和转移灶之间的细胞亚群差异,重点分析上皮细胞亚群相关功能及通路特征。方法采集肺癌脑转移患者原发灶和转移灶组织,通过单细胞RNA测序技术获取数据,经质控过滤低质量细胞后,采用非线性降维(UMAP/t-SNE)和聚类分析。基于已知细胞标志物注释细胞亚群,统计样本间细胞类型分布差异,并比较原发灶与转移灶上皮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一步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探索DEGs的生物学功能及通路。结果细胞聚类共鉴定出9类细胞群(T/B淋巴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MAST细胞、髓系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结果显示,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在原发灶与转移灶间比例变化显著。差异基因分析提示,脑转移灶上皮细胞中雌激素受体通路特异性激活,其关键分子TFF1表达显著上调。结论肺癌脑转移灶上皮细胞亚群存在独特的基因表达谱,雌激素受体通路激活及TFF1高表达可能促进脑转移进程,为靶向治疗提供潜在干预位点。
【摘要】目的探讨太极功法联合中医熏蒸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颈椎活动度、疼痛和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8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CS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组间匹配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中医熏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太极功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颈椎关节活动度、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 ,高于对照组的 78.33%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治疗前,两组患者前屈、旋转、侧屈、后伸等颈椎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颈椎关节活动度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患者各项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NRS、NDI、CAS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2周、4周后,两组患者NRS、NDI评分均降低,CASCS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NRS、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太极功法联合中医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显著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缓解颈椎疼痛,提高颈椎功能。
【摘要】目的探索润舒清在预防 ICU经鼻气管插管患者鼻黏膜压力性损伤(mucosal membrane pressure injury,MMPI)发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医院ICU收治的100例实施经鼻气管插管呼吸支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经鼻气管插管时间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石蜡油进行滴鼻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润舒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MMPI发生情况、疼痛感、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使用润舒清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鼻黏膜MMPI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舒适度与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润舒清一定程度上可预防ICU经鼻气管插管患者鼻部MMPI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感,增加患者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整体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4年4月医院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年龄、性别等基线特征匹配的基础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心理健康评分(SAS、SDS)、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情绪健康状态(SAS、SDS)评分、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情绪健康状态(SAS、SD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采用整体护理,可有效改善其治疗期间生活质量水平、情绪健康及肾功能,且可降低相关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确切。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不良情绪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在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年龄、性别、病程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进行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西雅图心绞痛评分、心电图有效率及生存质量。结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西雅图心绞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心电图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生存质量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不良情绪和心电图有效率,同时提高西雅图心绞痛评分和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双向质量反馈模式的护理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6月一2024年6月医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3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年龄、不孕时间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190例)与观察组(1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双向质量反馈模式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测评量表(CD-RISC)、自我效能感测试表(GSES)、生育生活质量问卷(FertiQoI)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CD-RISC、GSES、Ferti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CD-RISC、GSES、FertiQoI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妊娠成功率为 47.8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36.8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中实施基于双向质量反馈模式的护理可优化心理弹性,有效促进自我效能感提升,改善生育生活质量,并有助于提高妊娠成功率。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优质护理干预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2月-2024年12月医院诊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70例,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养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患者开展针对性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SES)评分、临床指标[血尿酸(B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SF-36)评分和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CDSES评分、临床指标(BUA、LDL-C、TG)、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CDSES、SF-36评分均提高,BUA、LDL-C、TG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CDSES、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BUA、LDL-C、T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对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高尿酸血症疗养期间实施针对性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慢性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调节临床指标,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方案对重症脑梗死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22年1月-2024年10月医院收治的重症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组间一般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选择以常规肠外营养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 ∴n=24 ),采用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方案的患者为观察组( ?n=24 )。对比两组营养状况、神经功能损伤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期前,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营养状况指标均提高,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营养状况指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干预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17% ,低于对照组的 25.00% ,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重症脑梗死患者采取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方案,能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摘要】目的探讨Teach back健康教育模式联合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呼吸科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呼吸科收治的100例咯血患者,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按照 1:1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Teach back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韧性、自测健康状况、自我感受负担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乐观、自强、坚韧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干预后评分高于对照组( ?P<0. 05 )。干预后,两组患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干预后评分高于对照组( ?-0.05 )。干预后,两组患者身体、情感、经济负担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及时性、连续性、全面性、适宜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 . 0 5 )。结论在呼吸科咯血患者中应用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联合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干预,显著改善患者心理韧性、自测健康状况,降低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8月一2024年8月医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消极情绪与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各维度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分、消极情绪(抑郁、焦虑)与生存质量评分(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提高,消极情绪评分降低,但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分、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消极情绪,优化生存质量,促进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恢复。
【摘要】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护理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4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需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BMI)等基线资料组间可比的原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罗伊适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评分、糖尿病控制状况、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弹性评分、糖尿病控制状况、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弹性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 ?P<0. 05) );两组患者糖尿病控制状况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自觉症状、生活习惯、治疗情况、生存技能、治疗目标及疾病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感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通过胰岛素泵治疗期间,实施罗伊适应护理,可提升其心理弹性评分、糖尿病控制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其护理满意率。
【摘要】目的对急诊综合病房收治住院患儿家长的疾病不确定感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护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3年11月-2024年10月急诊综合病房接收住院治疗患儿的家长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PPU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结果PPUS评分与SCSQ消极应对评分呈正相关( (P<0.05) ,与SCSQ积极应对评分、SSRS评分呈负相关( ?P<0. 05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与患儿关系、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水平与患儿家长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有关( ?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与患儿关系( OR=2.641 )、文化程度( OR=2.823 )与人均月收入( OR=2.613 )是患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结论急诊综合病房收治住院患儿家长的疾病不确定感处于较高水平,文化程度较低、人均月收入 <3000 元、患儿母亲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5)10-782-04 【摘要】目的分析河北省失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调查社区照护服务的需求现状及趋势。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全国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1-2020年数据库中有关数据,采用Stata17.0和R软件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嗜铬细胞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0月医院确诊的嗜铬细胞瘤患者80例,根据组间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 1:1 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掌握情况、血压控制情况、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结果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健康教育掌握评分(运动、饮食、心理、用药)、生活质量评分(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危象、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焦虑及抑郁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嗜铬细胞瘤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提升患者对健康教育掌握度和生活质量,并能降低高血压危象、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改善负面情绪。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53(CA153)、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21-1)6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诊断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3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56例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该院健康查体者及良性病变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ProGRP、NSE、CEA、CA125、CA153、CYFR21-1水平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0C)曲线,分析6项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肺癌组ProGRP、NSE、CEA、CA125、CA153、CYFR21-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ROC曲线显示,ProGRP、NSE、CEA、CA125、CA153、CYFR21-1的AUC分别为0.670、0.837、0.763、0.740、0.725、0.826,均具有诊断效能( (P<0.05) ,其中NSE和CYFR21-1的诊断效能最高。结论ProGRP、NSE、CEA、CA125、CA153、CYFR21-1对肺癌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能为临床诊断肺癌提供参考依据。
【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融入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具体实践路径。方法构建整套护理流程,包括术前的综合评估、术中的疼痛缓解及保暖措施、术后的疼痛管理、引流管与尿管的精心看护、康复训练、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周密的随访制度等多个核心环节。结果依托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量身定制了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包括术前准备、术中精心照护、术后全面护理以及康复锻炼四大环节。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历程中,加速康复外科策略的融入深刻体现了以患者为主体的温情呵护精髓,大幅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患者的整体康复之路按下了加速键。这一新颖的理念,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合并内科疾患的护理工作中,积累了珍贵的实践经验。
【摘要】医学科技期刊(以下简称医学期刊)稿件“初筛 + 三审制”审稿方法是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和《图书质量保障体系》有关条款要求在三审责任制度基础上增加了稿件初筛审稿环节,以期为提高医学期刊审稿质量和效率提供制度保障,提出了初筛环节的“双核心”审核稿理论,即:(1)出版效应审稿是评估预测医学期刊论文可能带来相应现象与结果的核心技术;(2)学术质量审稿是医学期刊论文学术质量评估的核心技术。同时认为:“双核心”技术,是审稿技术,也是审稿方法;是思想理念,也是逻辑思维。医学期刊初筛环节不但切实地解决了稿件精准定位和遴选问题,也切实提高了三审制的质量和效率,特别是让同行评议专家审稿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倘若医学期刊审稿只追求出版形式上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版面格式等表达是否规范,印制质量和装帧设计是否精美,而对出版内容的理论发现与发明、技术改造与创新等方面的学术质量和出版效应重视不够,就会发生舍本逐末或本末倒置情况。如果把本与末的关系比喻成1和0的关系,倘若没有“1”作出版效应和学术质量这个本,你多少个“0”这个末都不会有意义。只有有了1,后面的0才能有意义,才可能增值。初筛三审制是落实1和0的保障制度。从1997年至今,先后有8种医学期刊将初筛三审制的思想理念和方法,用于出版实践。特别是《现代养生》杂志,承上启下,在自己的出版实践和不断探索基础上,让初筛三审制理论和方法有了创新和发展。总结和回顾这些医学期刊“初筛 + 三审制”的不同审稿模式与发展历程,实践证明,“初筛 + 三审制”审稿方法,切实可行。
【摘要】报告了1例使用颅脑外伤供肾发生移植肾假性动脉瘤出血患者的个体化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移植肾假性动脉瘤出血的护理、超选择性移植肾动脉栓塞术的护理、漏尿的护理,以及预防感染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个体化措施,保护了移植肾功能,挽救了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