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影像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记录方法之一,它以影像为信息载体,记录并呈现人类社会的结构与文化样貌。通过影像可以透视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形态和历史变迁。生活在我国大兴安岭西北坡牧养驯鹿的鄂温克人,是我国境内唯一依靠牧养驯鹿谋生的特殊族群,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也是“中国唯一的驯鹿部落”。由于人口稀少、长期的迁徙以及近年来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融入,不少驯鹿鄂温克人独有的文化正悄无声息地消逝在历史长
【摘 要】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女性文学家,其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著作题材广泛,美学意涵丰富,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其词作中包含许多不同的植物意象,如梅花、菊花、桂花等,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生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的密切联系,蕴含有独特的美学意义。本文意图通过李清照词作中的植物意象,领略其人生感悟,探究其中的审美意蕴,以求前人之美照今人。 【关键词】李清照;植物意象;美学意涵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地理意象是古诗词意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承载着诗人的情感意志、还蕴含着独特的诗韵神韵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鉴赏地理意象是读者走近古诗词的有效路径,有助于其深刻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体味诗文独特的审美意境。文章以此为基础,从自然、人文地理意象切入,对古诗词的地理意象审美文化进行深层次探析,以深刻领悟古诗词的美学意境,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供助力。 【
【摘 要】文章主要对李渔《巧团圆》的创作特色进行了探讨。首先,对李渔及《巧团圆》进行了基本介绍;其次,明确了《巧团圆》的四大创作特色,即坚持一线到底,情节结构紧凑;内容贴合生活,角色利索入场;人物个性鲜明,贴合时代背景;无“包括之痕”,但有“团圆之趣”。 【关键词】李渔;《巧团圆》;结构;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8—01
【摘 要】阐释学的本质就是解释文本的意义,且这一活动处于高阶阶段,所以文学阐释学涵盖了相关认知科学的理论,有助于人们更加准确深刻的明确文学阐释的原则和方法,对相关实施技艺提供阐释学指导。本文通过明确文学阐释学的历史化进程和功能性意义,有助于增强人们的阐释学意识,注重意义阐释的普遍性,而不仅仅是关注文学作品的风格背景等。 【关键词】文学;阐释学;功能性;历史化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
【摘 要】茂名有一种特有的民俗活动——年例,具有悠久的历史。2012年茂名年例被纳入了第四批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中办第〔2017〕5号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一文件的发布,为茂名年例这类的民俗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目前,关于茂名年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功能、年例流程、文化传承等方面,整体而言,对于茂名年例的溯源、文化
【摘 要】随着文物保护工作的逐步推进,旧址的保护与利用成为文保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保护旧址、利用旧址,有必要结合经济服务的发展需求和当前旧址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提高旧址保护与利用的水平。本文分析了文物保护意识在旧址保护与利用中的意义,针对目前旧址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文物保护意识下旧址保护利用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文物保护;旧址;保护;
【摘 要】厦门胡里山炮台,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保护历史遗产的同时,通过创新和传承,提升其文化旅游的价值与吸引力。厦门胡里山炮台保护中心致力于守护、创新和传承的三重使命,不仅在文物保护研究上不断深化,更通过守正创新的策略,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开展文化利用,并积极推广海防文化。通过这些措施,胡里山炮台中心逐渐构建了一套结合静态古遗址
【摘 要】顺德龙氏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清晖园园主,目前学界对清晖园关注较多,对园主家族社交网络、文化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龙凤镳围绕刊刻《知服斋丛书》展开的交游为线索,试图从微观视角探究清代中期以后,在广东藏书刻书风气兴盛的大环境下,顺德龙氏如何拓展交游圈,与国内藏书家、学者展开互动与交流,从而推动文化流通、刊刻业发展。 【关键词】顺德龙氏;龙凤镳;知服斋丛书;交游;梁鼎芬;李文田;广雅书局
【摘 要】党的二十大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全民艺术普及的社会职能,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主力军。深化全民艺术普及,聚焦全民美育,推动人民精神共同富裕,是新时代赋予文化馆的使命。本文从文化馆服务供给出发,以厦门市文化馆近年来开展的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为切入点,从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开展情况、目前存在问题、提质增效
【摘 要】本文深入剖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框架内杂技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议题,不仅细致描绘了杂技艺术当前的生存状态与传承路径,还深刻揭示了其在新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与潜在的发展机遇。文章高度肯定了杂技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独特地位与深远影响,进而从多维度出发,精心构建了一系列保护与传承策略,旨在通过教育深耕、社会动员、技术创新等手段,为杂技艺术的薪火相传注入新活力。最终,文章以强烈的使命感收尾,强调
【摘 要】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根基之一,承载着先祖智慧的结晶与积淀。从简洁朴素的古篆字到流畅自如的行书,每一种字体都代表着不同历史阶段的审美取向和文化特征。书法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热爱。本文认为,书法艺术具有丰富且深刻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书法反映着中国历史不同时代特征;第二,书法中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哲学精神;第三,书法体现了对高尚人格的品德追求。 【关
【摘 要】广西钦州“采茶戏”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传统戏曲,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发展和独特的表演形式。虽然其起源于江西省,但在广西钦州当地已发展了约200年之久,并在文化融合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貌。本研究以广西钦州“采茶戏”为对象,结合当地文化、经济等方面,着重探讨了其表演形式的特点以及在创新与发展方面的努力。通过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促成具有世界先进性的文化成果,
【摘 要】以高甲戏《李光地》为例,阐述舞台灯光由起初的“照亮”功能,发展到当代的“视觉艺术造型”利器,在戏曲表演艺术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科技进步给艺术插上腾飞的翅膀;剧场设施(硬件)高度现代化的今天,倒逼设计者与操盘手(软件)与时俱进,掌控高新技术“为艺术所用”,不断提升舞台综合艺术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戏曲艺术;表演本体;现代舞台灯光;功用 【中图分类号】J814.4 【文献标识码】
【摘 要】戏曲电影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创作理论和美学体系,成为中国电影民族化探索道路上的重要成果。基于此背景,本文重在分析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语境和意识形态下中国戏曲电影中女性叙事的策略,女性形象书写中体现出的意识形态属性,不仅存在于主体塑造方面,叙事内容层面和影像技术本身就有着意识形态的含义。 【关键词】戏曲电影;女性叙事;女性意识;叙事策略 【中图分类号】J951.2 【文献标识
【摘 要】山西广灵地处黄土高原东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广灵草书碑独树一帜,成为书法艺术研究重要对象。广灵草书碑以其独特艺术风格和深刻历史内涵,吸引无数书法爱好者、历史学家目光。草书极具表现力,在广灵碑上得到展现。每一笔划都蕴含着作者情感心境,透露出风貌气息。对广灵草书碑开展实地考察,梳理文献资料,与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可明确广灵草书碑独特书法艺术风格和形成历史文化因素。广灵草书碑作为北朝
【摘 要】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大众可以随时随地在线上查阅搜索高分辨率的数字艺术品图像。由于这些数字艺术品与真品描绘了相同的内容,且出自同一个作者,因此不少人认为它们的审美特征也是相似的。然而,数字艺术品在各个方面与原作有所不同,最明显的变化在于色彩呈现的差别。本文通过实验模型研究分析影响不同的色彩饱和度对数字艺术品审美的影响,为数字艺术品呈现更好的效果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词】数字艺术品;色
【摘 要】百戏是古代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尤以杂技为主。本文主要以山西榆社县北魏方兴石棺及山东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的壁画百戏图像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为了辨析在政权更迭不同的背景下百戏文化的继续沿用与发展引申,从而更好地挖掘百戏文化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百戏;价值;文化 【中图分类号】K242;K8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8—053—03 一、汉
【摘 要】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文化建设尤为关键。基层文化馆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新农村民间艺术文化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本文从夯实农村文化建设基础、铺好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之路、扎实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探讨了基层文化馆在新农村民间艺术文化建设中的职能作用。通过构建一个网络,突出两个重点,弹好三部曲,基层文化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民间艺术文化建设,为促进农村经
【摘 要】古籍是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文化血脉的延续。漳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古代文风鼎盛,英才辈出,现存古籍资源众多,素有“海滨邹鲁”雅称。在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指引及要求下,古籍保护利用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试从漳州古籍保护留存现状、古籍保护利用价值、面临的挑战、保护利用具体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希冀
【摘 要】本文深入分析文化馆在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进一步探索文化馆文创产品的服务效益模式,构建更为高效、可持续的开发路径,以支持文化馆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同时激发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认同,促进文化资源活化与利用,持续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服务需求。 【关键词】文化馆;文创产品;服务效益;开发路径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平凉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发掘好运用好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既是开展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革命斗争优良传统教育,做好新时代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党性修养的基本载体,又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性文化,全面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红色文化;开发利用;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8—065—03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
【摘 要】文章通过对田野工作中“文化持有者”与音乐民族志的关系以及田野工作中“研究者”结合“被研究者”与音乐民族志的关系的深刻论述,厘清音乐民族志与田野工作的内在逻辑,发掘两者间的重要影响因素,以期达到对音乐民族志更好地构建,推动民族音乐及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音乐民族志;田野工作;“文化持有者”;“研究者”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
【摘 要】在我国积极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背景下,文化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深入了解近些年我国文化馆文化服务实际情况,所推出的文化活动未能充分满足新时代群众不断提高的精神需求。对此,满足受众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文化馆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目前,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趋势,为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多样性提供了更多可能。本文将从文旅融合的发展背景展开,分析依托文旅融合的大趋势推进文化馆创新发展
【摘 要】乡村振兴面临人口外流、资源匮乏、农业转型困难等挑战。本文通过研究三家乡村书院,分析他们在传承乡土文化、发展社区教育和创新文化应用的实践,探究促进乡村发展和文化复兴的可行之路。得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发展中的应用与创新,可以通过修缮古建筑、举办活动等方式实现;将中华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新的活力与魅力;通过部门主导、乡民参与、社会协助的共同努力,可以实现乡村文化
【摘 要】本文深入探讨了群众文化活动中文化志愿服务的创新路径。针对当前文化志愿服务面临的多样性和高效性挑战,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策略。这些策略包括设计多元化的活动形式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利用数字技术拓展服务范围和增强互动性,提升文化志愿者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以及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持续改进服务质量等。通过这些创新举措,文化志愿服务将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丰富群众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物质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加之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使城乡之间的经济文化差异得到有效缩减。如今,生活质量、社会进步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已成为当下经济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如何将乡村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促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则是当前需重点考量的社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就当前乡村
【摘 要】乡村旅游是当代社会旅游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创新性乡村旅游发展是以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以实现长足发展为目的,以促进和提高乡村旅游的效益及水平为目标,通过构建理论体系,引用多领域知识的交叉研究,形成乡村旅游创新性理论框架。 【关键词】乡村旅游;创新;村落特色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8—083—03 乡村旅游是指将旅游
【摘 要】在当前新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品质的提升,对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增长。然而,我国的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仍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面临着一系列待解决的问题,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因此,我们需要持续加强实践。本文旨在探讨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价值与实施,并分析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全民艺术普及工作转型升级的路径,以此为促进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全
【摘 要】在新形势下,基层文化馆面临着诸如活动内容单一、参与度不高、缺乏专业指导、经费不足等问题,影响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群众参与度。本文旨在探讨基层文化馆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群众文化需求变化,提出了丰富活动内容、提高群众参与度、加强专业指导等一系列发展策略。只有转变思路,不断优化创新发展模式,协调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文化馆才能适应新形势,持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推动基层群众文化事业
【摘 要】聊城市是黄河与运河交汇的明珠城市,文化底蕴深厚,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建设黄河文化(聊城)生态保护区对推进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规划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8—092—03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
【摘 要】以龙家大院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将中国传统审美精神与当代价值追求融为一体,并随着社会文化的更迭被赋予不同的时代内涵,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龙家大院作为物质载体,承担了大量的非物质内容,将整体的社会非物质结构以物质化的表达进行阐述,将中国传统审美价值融入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浪潮之中。 【关键词】龙家大院;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
【摘 要】鄂伦春族是我国六小民族之一,坐落于我国的东北部。自鄂伦春族下山以后,许多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衰退的境遇。本文首先通过对黑龙江省黑河市瑷珲县鄂伦春族新生乡的实地调研,分析鄂伦春族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探索鄂伦春族文化在数字时代的新机遇,最后从文化传承与旅游业结合、科技赋能文化传播以及新媒体助推文化传承与发展三大方面提出具有可实施性的路径。旨在促进鄂伦春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鄂伦
【摘 要】云冈非遗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也是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与理解的重要媒介。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今天传播云冈非遗优秀文化,不仅能增强国内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还有助于让国际社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为中国的国
【摘 要】广西壮族民歌作为壮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歌曲内容丰富多样、音乐语言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声响特点,以及强烈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本文首先概述了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随后分析当前文化格局下壮族民歌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广西壮族民歌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壮族民歌;艺术特色;发展
【摘 要】民族声乐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有着别具一格的创作方法及表现方式。美声唱法则是西方十分流行的一种演唱方式,其可实现极强的音乐表现力,并可让听众形成强烈的性感共鸣。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历经长期发展,对我国民族声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随着现代媒体的推广应用,通过对美声唱法的学习借鉴,让民族声乐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并不断实现了自身的创新发展。文章首先梳理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的历
【摘 要】《苍原》用歌剧的形式生动再现乾隆年间土尔扈特族因不堪压迫,历经艰辛全族回迁祖国的历史事实。《苍原》巧妙地构思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在四位主人公的爱恨情仇间将那段尘封的历史鲜活的展现在观众的眼前。作为剧中唯一的女主角,娜仁高娃是土尔扈特人精神的象征,本文以咏叹调《情歌》为切入点,结合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基本剧情浅析娜仁高娃的人物塑造。 【关键词】歌剧《苍原》;娜仁高娃;人物塑造;《情歌》
【摘 要】从跨文化的视角出发,对歌曲进行评论并分析音乐传播策略,是一种深入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作品接受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方法。不仅关注歌曲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创作背景,更重视其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解读、评价和传播方式。在跨文化视角下的歌曲评论中,需要考虑到不同文化对音乐元素的感知差异。这意味着要研究如何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和方法,将音乐作品有效地推广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听众中去。促进全球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
【摘 要】山西,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地域特色。在这片土地上,舞剧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形式,成为了传播山西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从山西优秀传统文化、古老的民间文化遗存中汲取创作灵感,以舞剧的方式保留和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传统价值观念,通过舞剧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让全人类共享中华民族用审美形式转化的独特创造,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山西舞剧作品在地域文化传播与传承中的作用、路径及面临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并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舞蹈表演作为艺术活动的一种,也成为人们交流思想与传递情感的渠道。不同形式的表演创作出来的人物形象所代表的文化背景、情感思想也是多样的,能否将其传递给观众让观众产生共鸣主要取决于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否成功。舞蹈演员作为表演中的主导者与执行者,要想成功的塑造一个人物形象就要求舞蹈演员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舞蹈素养以及领悟
【摘 要】由朱践耳及施咏康创作的弦乐四重奏《白毛女》是中国民族作品里的经典作品之一,然而研究此作品的理论文献却少之又少。因此,深入挖掘此作品的创作特色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从民族性与世界性、设计美与本体美及戏剧性与创新性三方面阐述此作品的创作特色。 【关键词】朱践耳;施咏康;弦乐四重奏;白毛女;创作特色 【中图分类号】J6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8
【摘 要】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凝聚而成的绚丽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故而做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展开探讨,分析舞蹈编导在民族民间舞蹈保护传承过程中发挥的具体作用,而后针对如何基于舞蹈编导的视角推动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传承提出相关措施,希望能为相关舞蹈艺术的传承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使其在新时期
【摘 要】钦州海歌,作为广西地区一种独特且富有魅力的民间艺术形式,其艺术特色与传承机制的应用与创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展现了当代文化发展的活力与多元性。钦州海歌的艺术特色及其传承机制的应用与创新,不仅促进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基于此,该研究探讨了钦州海歌的艺术特色及其传承机制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即加强艺术特色的
【摘 要】音乐熏陶是指通过音乐让人的思想、行为等受到好的影响。增强儿歌的音乐熏陶,即是通过儿歌让同学们增强艺术审美以及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笔者选取了川南幼专学前教育二系五年制第三年下学期的2020级3班的58位同学做了问卷调查,了解了同学们对儿歌的理解以及喜爱程度。进行了增强儿歌音乐熏陶的策略制定。后用了一个学期,选取了每周两节课的第二节的末尾十分钟,进行了“十分钟儿歌拓展”。用每节课末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乌兰牧骑精神在高职声乐教学中的融入情况与效果,并为高职声乐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文章首先介绍乌兰牧骑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在内蒙古草原地区的传播与影响,深入剖析其内涵与特色。随后分析高职声乐教学的特点与挑战,以及存在的文化融合需求与机遇。接着通过探讨乌兰牧骑精神与声乐艺术的共通之处,探讨两者的融合理论。最后提出融合策略与方法,以及在高职声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并以实
【摘 要】本文针对提高小学中段学生审美感知素养的问题,提出了以听、赏、评述这三方面为教学切入点,旨在通过这一探索,对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优化,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审美感知;欣赏教学;听赏评述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8—137—03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所有的音乐艺术都离不开它。
【摘 要】音乐教育是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高校中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建设人才。课堂教学中民族音乐教学的创新性实施,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能达到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本文提出高校音乐教育中进行民族音乐教学的创新策略,一方面能够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育;传
【摘 要】儿歌弹唱技能乃是幼儿园艺术领域中的必备技能,因此儿歌弹唱技能课在幼儿教育专业高级工班中也有着重要的课程地位。但是,由于学校音乐专业师资队伍不够壮大,限制了该课程一对一教学的实施,由此,需要教师在儿歌弹唱技能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创新适合集体课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其中,分层教学模式实施基础良好且可操作性强。接下来,笔者将以技工学校幼儿教育高级工班为例,探究在儿歌弹唱技能集体课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
【摘 要】民间舞蹈是不同地域下的人们创造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舞蹈艺术形式,是特定空间下的产物,不仅展现当地的民族成分、生活习俗、地理环境、饮食习惯、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内容,而且透过舞蹈可以还原当地的历史风貌,了解当地的文明发展进程。山西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充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了更好地弘扬山西的民间舞蹈,传承黄土高原浸润下的舞蹈艺术,高校要发挥主要阵地的作用,加大对山西
【摘 要】展望新世纪职业教育,必须以前瞻性的眼光,以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对职业院校教学模式进行探索研究。在音乐课程多位一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现代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及其教师与学生的现状,构建一套适合于职业院校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以致职业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 【关键词】职业教育;音乐课程;多维;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8—1
【摘 要】音乐鉴赏课程内容包括了戏曲音乐、影视音乐、舞蹈音乐等多门与音乐相关艺术学科知识,它在优化大学生艺术综合素养、提升艺术审美水平,舒缓大学生的心情,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内容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提升受教者的艺术综合素养、艺术审美水平,丰富其艺术知识。当前国内多所普通高校因对音乐鉴赏课的价值认识不足仅将其设为选修课,部分高校甚至没有开设音乐鉴赏课。本文将针对普通高校将音乐鉴赏课设为必修课
【摘 要】黎族音乐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一支,而强烈的民族性则是黎族音乐的基本属性。文章基于此,首先从乐器形制、音乐形态、表演方式、文化内涵四个方面分析了黎族音乐的民族性,继而从黎族音乐的民族性出发,围绕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育音乐核心素养、传承黎族音乐文化、培育学生文化自信四点内容,解读了黎族音乐教育应用的价值,并提出了黎族音乐教育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黎族音乐;民族性;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
【摘 要】中学音乐课程实践教学不仅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当前中学音乐课程实践教学存在学校对音乐实践教学重视度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音乐实践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音乐教学价值的发挥。因此,探索更好的中学音乐课程实践教学方式,提高中学音乐课程实践教学质量,就显得十分有意义了。 【关键词】中学;音乐;实践教学;
【摘 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幼儿教育中,早期的节奏感知训练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大脑的可塑性,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和社交技能。因此,在幼儿教育中,音乐教育的节奏感知与表达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培养幼儿节奏感知与表达的重要性,接着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探析了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感知与表达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表达;节奏感知
【摘 要】红色音乐文化源自中国革命时期,具有深厚的民族特色与革命精神。它通过音乐表现集体力量、弘扬时代精神,是重要的文化遗产。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延续一种艺术形式,它还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是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得以延续,激励人们在当代社会继续奋斗,维护民族的团结与强盛。本文探讨了红色音乐的历史渊源、风格特点、精神内涵及其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强调其在新时代的文化价值和社
【摘 要】新文科建设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西方音乐史教学在音乐学科的跨文化建构和音乐教学观的跨文化创新中探索西方音乐史课程的跨文化创新发展。 【关键词】新文科;西方音乐史;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J60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8—167—03 新文科建设是文科的创新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新文科具有
【摘 要】当前在高中音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如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以及教师队伍不够强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优化高中音乐教育实践路径的策略,包括构建符合实际需求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手段、实践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和跨学科融合。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育;教育实践;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
【摘 要】本文聚焦于陇东唢呐,以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为核心,详尽剖析其音乐特性与推广策略。文章开篇概览了陇东唢呐的悠久历史根源及其深厚的文化意涵,突显其在当地文化景观中的显著位置。随后,通过对音乐本体的深度解析,揭示了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独有的音乐表现手法、演奏技艺与其曲目编排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之上,细究了内外环境对其持续演进的影响因素。文章尾声,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精心构建了一
【摘 要】《凤求凰》作为一首结合了古代文学与音乐的作品,其声调、音律、字音与情感的契合,展现出中国传统艺术歌曲独特的依字行腔特点。文章从故事背景出发,概述其文化内涵,接着分析声调与旋律、音律与字音、情感与字义的相互关系。同时,重点讨论了在演唱中对气息控制、情感递进、声腔共鸣及细节处理的技法要求,力图通过对语言节奏与旋律线条的互动等细微演绎技巧的剖析,丰富艺术歌曲的表演理论,为古诗词歌曲的学术研究和
【摘 要】红色音乐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延续至今的音乐文化,而山西红色音乐文化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厚重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大学生肩负着祖国振兴与富强的重任,在高校教育中融入山西红色音乐文化,实现山西红色音乐文化在高校大学生中的良性传承发展,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红色音乐文化;高校;教育;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作为中国瓷器中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学价值闻名于世,而在其丰富多样的纹饰中,莲花纹饰无疑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莲花与青瓷的发展产生了丰富的交融,不断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莲花纹饰。青瓷的素美朴实与莲花纹饰的优美典雅相得益彰,堪称绝配。本文旨在阐述莲花纹饰在青瓷中的装饰方法及其发展变化,深入了解青瓷莲花纹饰所蕴含的艺术美学。这将有助于促进和推动当前陶瓷莲花纹饰的应
【摘 要】滇东南壮族农民版画面临着严重的“传承气血不足”“思想保守陈旧”“代际传承与新传习发展”等问题,本文主旨是针对壮族农民版画的传承保护问题提出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对策与举措,提升国民教育水平、坚持依法保护和守正创新的文化自觉心、强化非遗机构队伍建设、主导和统筹协调效能、着力解决城乡非遗保护与发展力度不平衡、缩小并破除城乡在居民收入以及提升设计师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斗争精神等,目的是促进壮族农民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综合材料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定义了综合材料的含义及其种类,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接着,阐述了综合材料的特点,包括创新性、多样性以及跨界性。在此基础上,文章深入分析了使用综合材料对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与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效果,指出综合材料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感知能力。 【关键词】综合材料;中小
【摘 要】“品质课堂”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与改进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单元形式设计并组织教学,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突出以人为本,为学而教,整体建构,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高质量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小学美术;品质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8—1
【摘 要】在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国画艺术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东方艺术的瑰宝。随着时代的变迁,国画艺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成为了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如何在高校国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艺术的个性化表达,成为了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高校国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为题进行深入探究,旨在提出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以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游戏赋能已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但关于美术游戏化教学的理论和案例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家有不少疑惑:美术教学中的游戏本质和目的是什么?什么样的形式能激发儿童艺术思维和主动学习?如何才能将知识和智慧嵌入游戏之中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玩转游戏,激活课堂”、“迁移思维,发展心智”和“妙悟自然,提升素养”三个维度来解惑新课改中提出的如何在玩中提升艺术思维,以及游戏如何
【摘 要】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与传承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管理机制、学术研究和保护实践纷纷展开。工匠是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人,新时代匠师机制是技艺保护与传承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可以通过体系建设、技能体系建设、匠师考评来切实保障匠师机制的完善和实施。针对目前的一些困境问题,匠学互通、多元评价、数字资源库是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非遗传承 【中图
【摘 要】以革命人物徐特立为研究主体,探究符合社会意识形态的红色文化基因提炼方式,将其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再现红色文化的内涵,使得这一红色文化内涵与精神得以弘扬与传承。通过对长沙师范学院校园文化和革命人物徐特立红色文化的相关资料和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挖掘出其所蕴涵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伟大革命精神的具体内涵。同时,对比分析现有的优秀红色文创产品的案例,学习借鉴其巧妙之处。其次,通过对长沙师范学院校园文化和
【摘 要】十四五规划指出,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非遗场景化搭建成为非遗活化的重要动力。以场景理论为基础,依据手工艺类非遗的文化特征,构建“场景重塑——行为变化——价值提升”的手工艺类非遗文旅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逻辑,从“真实性”“戏剧性”“合法性”维度阐明场景理论与非遗的联系,发现手工艺类非遗展示现状与困境,提出构建符合地域、历史的空间载体,推动非遗立体化叙事,增强非遗文旅交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岭南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活力最强、对外交流最密切的地区之一。岭南文化有别于其它文化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也是较早走出国门,走进世界的近代东方文明。外宣翻译作为沟通世界,带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桥梁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能在外宣翻译时最大程度保留岭南文化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是值得长期深入研究的课题,这对消除交流障碍,增强文化认同,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 要】人通过造型认识世界,不管写实雕塑还是抽象雕塑,都要通过造型来表达。而对于雕塑造型语言的现实性表达的研究,有必要理清对“现实性”的理解。几乎每个优秀的艺术家都在努力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来表达着自己的“现实观”,这“现实观”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或是美学上,更多的体现在了美学中涉及到的艺术家的道德方面。杰出的雕塑造型语言是由技术的学习培养出来的,更多的是由生活经验培养出来的。我们不能满足于对雕塑艺术的
【摘 要】《水浒传》服饰文化翻译元认知动态过程由译者元认知的初步加工和深度加工两个阶段组成,元认知通过监控、调节、评估等手段操控整个翻译认知行为。在初步加工阶段,译者元认知识别、分析源语文化翻译问题,运用内省择义法、突显特点法、摹形法和语义部分对等法等元认知翻译技巧,获得几个备选译文。在深度加工阶段,译者元认知选择一个最佳译文,解决文化翻译问题。《水浒传》服饰文化的成功传译有利于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
【摘 要】云冈石窟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也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旅游景点。然而,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常常限制了其全球传播的效果。文章通过分析云冈石窟旅游宣传材料的当前英译现状,揭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探讨了跨文化交流对于提升翻译质量和传播效果的重要性。进一步地,提出了几种有效的英译策略,如文化适应性翻译、语境重构及目标语言习俗的恰当运用,旨在优化翻译实践,提高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摘 要】东北是一个多民族杂居、人口来源复杂的地区。东北话接近普通话又有其自身特点。东北二人转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为国家通用语的推广以及东北地区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就东北地区而言,各民族和各方言区来的移民们对通用语有迫切的需求。另外,东北地区各民族间经过百年的融合基本形成了共同的民族意识形态,在这其中二人转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通用语、共同民族意识形态和二人转都经历了
【摘 要】本文旨在深入剖析英美文学作品《老人与海》的翻译策略,通过三级标题的撰写方式,从词汇选择、句法处理、篇章布局和文化内涵传达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文章结合原文的语言特色和文化背景,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翻译方法和建议,旨在提高译文质量,促进英美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老人与海》;翻译策略;词汇选择;句法处理 【中图分类号】H315.9;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本文以“全民阅读”为切入点,探讨了图书馆图书推介的评价标准。本文对“全民阅读”背景下的图书促销的含义及目标进行了论述,并以促销活动的成效、读者满意度、借阅率、读者人数增长率为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从馆藏的适应性与多样性、阅读活动的丰富度与受众覆盖面、读者满意度与参与性、促销效应的可视性与影响力四个方面,对图书馆的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优化对策和对策,包括:加强
【摘 要】革命历史类作为展示以及传承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之一,这就要求在其建筑造型设计中,不但需要符合其功能需求,更需要具有宣传意义,引导人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思考现实,这对保存历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以及促进文化交流都具有重要价值.所以本文将从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重要性以及宣传价值出发,对革命历史博物馆建筑造型设计的策略进行研究,以期能为革命历史类博物馆的设计工作提供相应思路以及启示。 【关键词】革命历史
【摘 要】文旅融合即文化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公共图书馆,需要思考在这一过程当中如何不松懈传统服务、做好文旅融合增量工作等内容。本文首先探析公共图书馆如何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随后对于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说明并探究解决方案,最后对于文旅融合下公共图书馆的实践路径展开探讨,希望为文旅融合的各位专业人士提供思考方向。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博物馆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文化遗产的主阵地。其通过展示藏品,向公众传达历史、艺术、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信息。而临时展览在博物馆中的地位和价值也非常重要,能够丰富博物馆的内容,引入新的主题和视角,吸引不同的观众群体。临时展览可以根据时事和学术研究的进展而灵活调整内容,增加博物馆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公众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欣赏。本文先对临时展览进行了详细解读,之后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可行性的组
【摘 要】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化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地市公共图书馆文献优势、平台优势,在实践中探索如何做好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保护。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活动 【中图分类号】G25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8—240—03 一、地市公共图书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摘 要】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窗口,应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突出正面宣传,创新服务形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引进社会力量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立优秀传统文化文献专区、打造服务品牌、开展国学讲堂、举办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展览、开展“我们节日”系列
【摘 要】图书馆加强基层流动服务,拓展服务空间,才能更好地服务广大基层群众。文章首先针对做好基层流动服务的重要价值予以简单阐述,进一步指出针对图书馆基层流动服务的现状问题,并探索做好图书馆做好基层流动服务的有效路径,指出要扩大服务覆盖面、加强资源投入、做好宣传推广、创新服务模式,希望能够为图书馆工作人员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基层流动服务;资源投入;阅读服务功能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博物馆在构建城市历史文化IP中的作用与策略,特别聚焦于鸦片战争博物馆在打造东莞“虎门销烟”与“林则徐”双IP过程中的实践。文章分析了深度内容挖掘、符号提炼、跨界叙事、情感链接等关键环节,揭示了博物馆如何促进历史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城市形象的提升,为其他城市和博物馆提供了一套可借鉴的IP打造模式。 【关键词】博物馆;城市IP;内容挖掘;符号提炼;跨界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
【摘 要】县(区)级博物馆作为基层博物馆,是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方历史演变、社会发展及建设成果展示的窗口,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创新是博物馆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如何通过数字化建设应用发挥县(区)级博物馆的功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值得每一个博物馆人去关注、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数字化;博物馆;基础建设 【中图分类号】G264.2 【文献标识
【摘 要】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在助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博物馆作为城市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的阐释者,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景,不再局限于传统业态,而是深入探索新的价值与潜能,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在实现“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的同时,“博物馆+旅游”亦成为了新的潮流。基于此,博物馆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属性,积极思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路径,为城市旅游赋能,助力城